亞洲新能源控股(信陽)有限公司與有關單位聯(lián)合,采用先進型煤生產技術及腐植酸鈉顆粒粘結劑替代原始方法,與粉碎的煤未經充分攪拌、漚化、擠壓成型、烘干窯烘干制取煤球供造氣使用。其優(yōu)點是生產工藝簡單、煤球性質穩(wěn)定,煤球發(fā)熱值在6000kJ/kg以上,為造氣工段操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基礎。
1 前期試燒階段
用4臺φ2610mm造氣爐試燒煤球,1臺 C500-1.3型風機,試燒很不理想,常出現(xiàn)結疤、翻爐、下灰返炭多現(xiàn)象,而且單爐發(fā)氣量低,氣體質量差,原因分析如下。
(1)煤球與塊煤比較,其炭表面積大,即氣化表面積大,導致氣化快,爐溫上升快,如果沒有充足的蒸汽供應,很容易造成局部溫度升高而結疤;同時對煤球質量控制管理不夠完善,煤球熱強度差,入爐后易粉化,爐面溫度上升快,造氣爐帶出物多。
(2)因擔心造氣爐超溫結疤,采用低負荷運行,將風機出口閥開度開得很小,造氣爐負荷過輕,仍然按照燒塊煤時進行操作,即提高爐條機轉速確保下行溫度穩(wěn)定,導致下灰成渣性差,下灰殘?zhí)级,甚至下生球,而且單爐發(fā)氣化強度非常低,單爐氣化強度不足700m3/(m2·h),且半水煤氣中的φ(CO2)在11%左右。
2 合理制定操作方案
通過試燒階段摸索,不斷優(yōu)化煤球操作指標,調整造氣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