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化工藝的發(fā)展已有150 多年的歷史, 許多氣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并廣泛應用于生產實際, 目前比較先進的煤氣化技術有德士古水煤漿氣化技術、Shell 干法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等。多元料漿氣化技術是繼德士古水煤漿氣化技術在國內應用之后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煤氣化技術, 其工藝對煤種的適應性較廣, 活性與灰熔融性溫度相適宜的煤都能在氣化爐內很好地氣化 。但是, 該工藝對煤種仍有一定的要求, 不同的煤質對多元料漿氣化爐和相關設備的設計、操作以及經濟運行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煤是由多種結構復雜的有機物和礦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其中許多有機物結構無法分析確定, 而只能做“重點的說明”。體現(xiàn)在工業(yè)上就是采用工業(yè)分析和元素分析加以說明, 分析所得結果基本表征了煤的化學組成和性質, 給出了煤種的最基本數據。煤質是選擇氣化方法的根據, 又是影響氣化過程技術經濟及能否順利操作的關鍵。一種氣化方法只有選用合適的煤種, 才能發(fā)揮出效益。煤質不合適, 即使是先進的氣化方法也不一定能表現(xiàn)出其優(yōu)勢, 甚至正常的運行過程都會發(fā)生困難。因此, 該文重點介紹工業(yè)分析和元素分析等結果對多元料漿氣化工藝的影響。
1 煤工業(yè)分析對多元料漿氣化工藝的影響
煤的工業(yè)分析結果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根據GB /T 3715 , 煤的工業(yè)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揮發(fā)分及固定碳4 個指標的測定和計算。利用工業(yè)分析結果可初步判斷煤的基本性質。
1.1 煤的水分對多元料漿氣化工藝的影響
煤的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內在水分和結晶水,其中外在水分是在煤的開采、運輸、儲存和洗選過程中潤濕在煤的外表面以及大毛細孔中而形成, 在常溫下很容易失去。內在水分是指吸附或凝聚在煤顆粒內部毛細孔中的水分, 由于毛細的吸附作用,其蒸汽壓低于純水的蒸汽壓, 要在高于純水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