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改造或淘汰常壓間歇氣化原因的分析,提出煤氣化技術可供選擇的方案,對移動床富氧氣化改造常壓空氣間歇氣化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結合 30 萬 t/a 合成氨方案,指出改造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移動床 加壓氣化 改造 間歇氣化 方案 效益
1 改造或淘汰常壓空氣間歇氣化
2006 年 7 月 ,國 家 發(fā) 改 委 出 臺 的《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通知》,要求煤化工企業(yè)加快技術改造,延長產業(yè)鏈條,減少環(huán)境污染,并提出煤化工企業(yè)禁止核準或備案采用固定層間歇氣化爐(UGI 爐)和直流冷卻技術的煤氣化項目,發(fā)展流化層、氣流層等大型氣化技術。
“十二五”期間,我國氮肥行業(yè)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 2.38%,低于化肥行業(yè) 4.73%的平均值,2014 年全行業(yè)虧損高達 56.6 億元
氮肥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到 2020 年,氮肥總產能控制在 6 100 萬 t,產能利用率提升至 80%以上,產能過剩基本得到化解。大幅提高以非無煙煤為原料的產能比重:采用非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占比從目前的 24%提升至 40%左右,采用常壓氣化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從目前的 51%下降到 41%。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占比從目前的 22%下降至 17%,其余 2%以焦爐氣為原料。我國自 1935 年引進常壓固定層間歇氣化技術至今已有 80 多年的歷史,截至目前我國尚存的 UGI 爐大約有 4 000 余臺。國家要求逐步淘汰常壓固定層間歇氣化技術,是由于該工藝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1 對煤質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常壓間歇氣化要求采用含硫量低、活性高、灰熔點高、熱穩(wěn)定性好、機械強度高、結渣性弱、粒徑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