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用人單位隨意丟棄求職者簡歷,武大2005屆本科畢業(yè)生小敏接連兩次受到短信騷擾。昨日,小敏向記者訴說了自己的遭遇。
19日下午,小敏的手機上忽然蹦出這樣一條短信:“×××同學你好,我是深圳某大型汽車銷售公司的管理人員,對你的優(yōu)秀資歷非常感興趣,我暫住在武大附近,如有意向請于近期面談。”小敏感到非常詫異:我根本就沒有給任何汽車銷售公司投過簡歷,他們是怎么知道我的詳細情況的呢?更讓小敏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她又收到了另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偶然看到你的簡歷,覺得你好優(yōu)秀,能交個朋友嗎?”小敏這才意識到,一定是自己投給用人單位的簡歷“泄密”了。
小敏說,最近她參加過不少招聘會,看到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會結(jié)束后,就隨意將一摞摞淘汰的簡歷丟棄在會場里,一些別有用心者可能就是這樣獲得信息的。
華中科大2002級碩士生小余的經(jīng)歷則更為“驚險”。上周五,一個陌生男子用手機給小余打來電話,聲稱自己是北京某制藥廠的招聘負責人,偶然從別處獲得了小余的簡歷,覺得他很優(yōu)秀,因此希望了解他的更多情況,以決定是否錄用他。求職心切的小余在如實回答了該男子提出的一些私人問題后,還按其要求提供了自己老家的電話號碼。
掛掉電話后,小余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于是他立即給家里打電話,告訴家人可能會有騙子打電話到家中行騙。果然,第二天下午,正在做實驗的小余便接到了家人的電話,說有人打來電話謊稱小余在學校出車禍了,要讓家里匯2萬元錢到一個指定賬號上。心有余悸的小余氣憤地說:“聽說不少用人單位將求職者精心制作的簡歷都當廢紙賣了,難道求職者的隱私就不應(yīng)該得到一點起碼的尊重?”
武漢理工大學負責學生就業(yè)的一位工作人員稱,由于個人近照、聯(lián)系方法等私密信息均可在求職簡歷上一覽無余,用人單位一般都會很慎重地處置求職者的簡歷,有的單位會將所有的求職簡歷都密封存檔,還有一些單位則會把淘汰的簡歷用碎紙機銷毀。但也有不少用人單位對求職簡歷采取了“非賣即丟”的處置方法,求職者的個人隱私很難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和保護。
這位工作人員建議,大學生在求職時不要逢人就遞簡歷,更不要在一些求職網(wǎng)站上隨意公布自己的個人資料,這樣做都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