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劣質原油和劣質天然氣占有較大比例,且產地遠離能源消費中心。為了充分利用資源,滿足能源高效轉換、多種供給、潔凈環(huán)保及遠途輸送的需求,提升能源產品綜合利用價值,需要開發(fā)先進的加工與轉化技術。
在加工與轉化技術領域中,確定煤炭加工與轉化、石油高效與清潔轉化、天然氣與煤層氣加工利用和先進油氣輸運技術等4個能源應用技術和工程示范重大專項,其中,規(guī)劃7項重大技術研究、4項重大技術裝備、5項重大示范工程和6個技術創(chuàng)新平臺(見技術路線圖)。(Y:重大技術研究引導符;Z:重大技術裝備引導符;S:重大示范工程引導符;P:技術研發(fā)平臺引導符——編者注)
煤炭加工與轉化
研究清潔高效的煤炭加工與轉化技術,包括先進的選煤、低階煤提質改性、大型氣化、清潔燃料及化學品合成、節(jié)能減排等技術。
Y11) 先進煤炭加工技術
(1)井下選煤技術
目標:開發(fā)與煤炭礦井開采能力相配套的井下模塊式選煤系統(tǒng),單系統(tǒng)處理能力大于300t/h,分選效率大于90%,實現(xiàn)廢棄物不出井。
研究內容:適合煤礦生產能力的選煤裝備及配套系統(tǒng);適應井下巷道的選煤工藝及布置方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煤炭分選技術。
起止時間: 2011-2015年
。2)褐煤/低階煤提質改性技術
目標: 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應性廣的褐煤/低階煤提質改性技術與工藝。
研究內容:褐煤/低階煤的干燥提質技術,油煤漿加氫熱解技術,油渣/半焦混合氣化技術,配套換熱和分離設備技術以及油品加工技術。
起止時間:2011-2015年
Y12) 煤制清潔燃料及化學品技術
。1)煤氣化新技術
目標: 開發(fā)針對特殊煤種的直接氣化技術和中低溫催化氣化、地下氣化等新技術,開發(fā)城市垃圾、生物質與煤共氣化新技術。
研究內容:高灰熔點粘結性煤直接氣化技術,粘結性煤高效破粘技術;褐煤直接氣化技術;城市垃圾、生物質與煤共氣化技術,氣化污染物控制技術;中低溫催化氣化技術;煤的地下氣化技術。
起止時間:2011-2015年
。2)煤炭間接液化關鍵技術
目標:研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
研究內容:高性能費托合成催化劑;大型費托合成反應器設計;副產醇類催化氧化處理;合成尾氣甲烷轉化利用;費托合成油特殊產品精細后加工,反應熱回收利用技術。
起止時間: 2011-2014年
。3)煤炭直接液化關鍵技術
目標:優(yōu)化煤炭直接液化裝置工藝方案和流程,提高運行穩(wěn)定性。
研究內容:直接液化裝置工藝流程優(yōu)化;褐煤分級液化技術;高性能催化劑及在線更新技術;直接液化殘渣氣化及其他高效利用技術;大型加氫反應器和高壓煤漿換熱器設計。
起止時間:2011-2015年
。4)煤制天然氣技術
目標:研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烷化催化劑及工藝、大型煤制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