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從上岸布局到戰(zhàn)略收縮 押注煤制氣
作者/來源: 日期: 2015-05-11 點擊率:639
編者按/國際石油價格的下挫與回升乏力直接體現在了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的財務報表上,作為中國海洋石油領域的龍頭老大,央企中海油在經歷了海外擴張、上岸多元拓展布局之后,提出重新將重點業(yè)務放回海洋的戰(zhàn)略。從實際效果看,中海油之前的多元化努力難以被視為成功,受制于原油價格的主營產業(yè)依然被大環(huán)境拖累;雖然中海油已經全面收縮新能源板塊,但對部分大手筆投資依然不舍。
中海油在上岸、下海的戰(zhàn)略平衡中如何進退,如何在油價持續(xù)波動且長期不振的預期中挽回頹勢,對于剛剛履新的掌門人來說是一個難題。
一線調查
能源格局巨變下的中海油:從上岸布局到戰(zhàn)略收縮
5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宣布了三大石油公司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其中,中海油總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宜林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周吉平到齡退出領導班子;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王玉普以正部級身份任中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到齡退出領導班子;中海油總公司原總經理楊華接替王宜林,出任中海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而就在幾天前,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先后于4月底發(fā)布了公司的一季度報,季報顯示,三大公司的業(yè)績利潤均大幅下滑,交出近些年來的最差業(yè)績答卷。其中中海油一季度報顯示,其油氣銷售收入同比銳減39.9%,僅實現收入約為355.4億元人民幣。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梳理中海油近年的戰(zhàn)略轉型與發(fā)展謀局發(fā)現,作為中國海洋石油領域的龍頭老大,該公司除了保持海洋石油領域的優(yōu)勢外,一直在謀求“上岸”,上岸采油、上岸賣油、上岸煤化工等。但中海油“上岸”的效果尚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無論是對尼克森的并購,還是積極推進的煤化工,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也使其成為一個分析當前油企生存狀況的典型樣本。
“尼克森困局”待解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帶給中海油的最大痛點恐怕就是“尼克森困局。”2013年中海油出價151億美元完成對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簡稱“尼克森”)的并購,該筆交易至今依然保持著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的金額紀錄。
收購尼克森之初,中海油對尼克森寄予厚望。尼克森在加拿大石油公司中名列十四,也是北海第二大油氣公司,公司探明的石油儲量達9億桶。其專注于三項發(fā)展戰(zhàn)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頁巖氣及主要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