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yè)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的開發(fā)建設思路,近來受到當?shù)貙W界公開質疑。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近日發(fā)布的《陜西藍皮書·經濟2016年陜西經濟形勢分析及2017年預測》稱,“不加分析研判綜合條件,逢‘煤’必轉并不可取。”
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剛、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姜博等學者撰文說,“十二五”以來,陜西省新開工建設279個重大項目,其中能化項目38個,先后建成華電榆林煤炭資源循環(huán)經濟綜合利用項目、延長靖邊120萬噸烯烴油煤氣綜合利用示范項目、長慶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fā)項目、延長榆林煤油共煉試驗示范項目、中煤榆橫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陜煤蒲城70萬噸DMTO二代示范項目、神華榆林6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一批重大項目。
同時,陜西還建成了榆橫、榆神、靖邊、蒲城、富縣、彬長、長青、韓城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能化產業(yè)園區(qū),能化產業(yè)初步形成了大項目支撐、園區(qū)化承載推進的模式。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陜西煤炭產量為5.15億噸,占全國的13.3%;石油產量為3767.8萬噸,占全國的17.3%;天然氣產量為182.16億方,占全國的14%。陜西煤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