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李政接受南都記者專訪。 南都記者 龍金光 攝
人物訪談 碳捕獲與封存是指將大型發(fā)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并用各種方法儲存,深埋于地下的一種技術。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集、運輸以及封存三個環(huán)節(jié)(CarbonCapture andStorage,簡稱CCS),它可以使單位發(fā)電碳排放減少85%-90%。 二氧化碳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正是它導致氣候變化,引發(fā)嚴重的干旱、洪澇和颶風。世界氣象組織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于1988年共同創(chuàng)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要阻止此類災難的發(fā)生,我們必須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為此,與1990年碳排放相比,到2050年前我們必須將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至少80%。二氧化碳捕獲和封存技術,被IPCC作為減緩氣候變化的一種選擇方案。在國內,包括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在內的一些研究機構紛紛加入了探索碳捕獲和封存技術的行列;廣東東莞電化太陽洲、中國神華集團等8家單位在進行或規(guī)劃碳捕獲和封存技術項目。清華大學BP清潔能源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李政教授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指出,該技術尚未成熟....